佛教是如何演化的?
佛教是如何演化的?从原始佛教时期的纯洁传播,到部派佛教时期的内部分裂,再到大乘佛教时期的救度众生理念,最后发展到后期佛教时期的印度密宗兴起,展现了佛教如何从一棵小树苗逐渐长成参天大树的历史过程。
1、原始佛教时期
一个世界级宗教,从成立至今,就像一棵小树苗逐渐长成参天大树,树大根深,枝繁叶茂的,让人看起来错综复杂,眼花缭乱,佛教也不例外。“党内无派,千奇百怪”,不过佛教早期的宗派之间倒没有利益纠葛,也没有正宗伪宗之分,只是对教义的理解有分歧,就像你认为世界是真,而我认为世界虚的,角度不同,理解不同。
佛陀当年传教时很接地气,他教弟子普法时尽量使用民众听得懂的方言,既不说巴利语,也不说梵语。而且佛陀说法不立文字,未留下任何文字记录,一传百,百传万,信息节点多了信息失真是必然的。老师在世时,弟子们有疑问可以找老师解答;老师不在了,大师兄二师兄们也不在了,有疑问了谁也说不清,就这样产生了分裂。
佛陀及其第一代徒子徒孙们在世说法阶段,对佛陀原教旨的理解和传播比较真切,这个阶段称为原始佛教时期。
2、部派佛教时期
佛陀入灭百余年后,大概公元前400年左右,有僧人乞食时收取了施主的钱财,佛教僧团就原始佛教的十条戒律展开辩论,即“十事说”。佛祖制定过一条重要戒律:不捉金钱戒。看看现在咱们的寺庙丛林,乌烟瘴气成什么样子!题外话,有个纪录片叫《古道清凉》,讲述的是辽宁海城大悲寺的僧人坚持原始戒律,以头陀方式乞食修行,不捉金钱,风餐露宿,介绍了很多佛教戒律和修行方法,值得一看。这次内部辩论结果很不愉快,很快佛教分裂成上座部和大众部,历史上称这次分裂是根本分裂。
上座部,成员一般是教众里地位高的僧人。举个例子,孔子弟子三千,贤人就有七十二,有没有想过孔老师怎么上课?学生们怎么排座次,三千人坐哪里?那时候没有喇叭喊,没有留声机,没有演唱会的大屏幕,如何能让千把人都听得到?孔老师德高望重,年纪又大了,不能站着讲吧,不能在户外风吹日晒吧,那必然得有个屋子,屋里坐的弟子叫上座弟子,孔老师左手下第一张座子坐的是颜回,首座大弟子,中国人以左为尊。孔老师每次曰完,眼睛一闭,堂下弟子面面相觑,交头接耳,马上拿个小本本记上(意会下,那时候只有刀刻竹简),这题要考!站在门口传话的弟子看到老师闭眼了,跑到屋外,清了清嗓子,子曰… 站在堂外、甚至院外的弟子大概就是大众部了。以上,纯属本人胡诌!
你说是上座部成绩好,还是大众部成绩好?当然是上座部了,哪个老师不喜欢坐在前面的学生呢。当年有个同学速记功夫一流,老师说啥他记啥,一字不落,老师看了直摇头。所以,上座部佛教继承了佛陀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戒律,是最接近佛陀时期的佛教。现在的南传佛教,斯里兰卡、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均是上座部佛教,教旨偏小乘。南传寺庙只拜佛陀,北传寺庙现在基本都是大乘佛教,除了拜佛祖,还要拜一堆菩萨和罗汉。
关于根本分裂的原因,还有一种说法叫“五事说”,即关于阿罗汉果位的五点理解问题,因为原始佛教偏向小乘,以度己为目标,修持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(简称罗汉),但有僧团认为 ①阿罗汉仍有无知,②仍有不惑,③仍不能抵挡外界诱惑,④阿罗汉解脱时须有旁人见证,⑤阿罗汉须念诵“苦哉”才能见识圣道。
在根本分裂之后的几百年间,佛教又从上座部和大众部里分裂出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部派,派系名字太多了,咱也记不住,反正都是对教义或戒律的理解偏差造成的“道不同不相与谋”。
这一时期持续了大概5个世纪,历史上称之为部派佛教时期。
3、大乘佛教时期
大约到公元1世纪,在当时的佛教僧团中,出现了一批不急于自我解脱,而是以利益众生为宗旨的修行者。他们认为修行的目标,不仅仅是获得自我解脱,更重要的救度众生,使众生都达成觉悟,于是大乘佛教开始兴盛。大乘佛教兴起后,大乘僧团根据佛陀的慈悲精神,创造了代替佛陀践行慈悲的菩萨形象,所以大乘也叫“菩萨行”。
大乘修行者将修行原始佛教的僧团,贬低为小乘。大乘把小乘当外道,小乘认为大乘是非佛说,两派长期争论不休。乘,交通工具,大小乘,意即大的工具,小的工具。愚以为,无所谓大乘小乘,均是佛乘。正如佛陀说的,登岸舍筏,竹筏只是渡人过河的工具,既然人已到彼岸,竹筏也就不重要了。
小乘佛教偏向佛陀原教旨,在他们看来,佛陀还是人的存在,一个通过修行获得彻悟的凡人,不是神仙。主张“我空法有”,否定“我”的存在,但是没有完全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。修行目标是自度,最高目标是罗汉果位,达到涅槃境界。大乘佛教把佛陀当做无所不能、全知全能、法力无边的神仙,没有人设,只有神设。主张“我空法空”,不仅否定“我”的存在,也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。修行目标是自度度人,自利利人,普度众生,已成佛为修行目标。
在印度佛教历史上,大乘佛教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中观派(2-3世纪)、瑜伽行派(4-5世纪)两个时期。
中观派代表人物龙树菩萨、弟子提婆。教义方面,中观派认为看待世界和现象不能极端,不能左也不能右,要行于中道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中观派发扬了原始佛教的“缘起性空”理论,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、自我,包括佛法,都是因缘而生,因缘而灭的,本身没有不变的自性或实体。
瑜伽行派代表人物是无著、弟弟世亲。教义方面,瑜伽行派以阿赖耶识(八识之一,藏识,也有书叫心识)为依归,认为世界诸法都是心识的转变,只要摆脱心的束缚,就能获得解脱。主张修行瑜伽来培养正智,形成了丰富的瑜伽理论。
4、后期佛教时期
公元7世纪,印度婆罗门教与其它宗教融合,诞生了一个新的宗教 — 印度教。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法,形成了印度密宗,这是印度佛教的最后一只形态。
密宗是在师徒之间秘密传授,搞得很神秘,因此也叫密教,秘密教,金刚乘。密宗是以大日如来为信仰,以《大日经》和《金刚顶经》为根本经典,以大乘佛教的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主要思想为理论前提,重视导师和秘密仪式,主张修行身(身密,手结契印)、语(语密,口诵真言咒语)、意(意密,心作观想)三密,三密具备,便可立地成佛。
密宗的主神大日如来佛是个什么佛?佛有三身,分别是法身、报身、应身。法身佛,梵语叫毗卢遮那佛,中译为大日如来,代表佛法凝聚而成的佛身。报身佛,叫卢舍那佛,代表证得了佛果的佛身。应身佛,叫释迦牟尼佛,代表为超度众生、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。法身是清净自性,不着形相的;报身是业报修持完后的果相,即大圆满时的形象;应身是佛的各种人格呈现,一世又一世地过来助众生渡劫的。三位一体,三身不二。
最后,说下佛陀为什么不立个教主或导师啥的角色管理僧团,避免内部分裂?暂且不论有教主能不能避免分裂的问题,佛教不是一套权力系统,至少原始佛教不是,佛教的初心是为众生求得解脱之道。一但设立教主之类的角色,一定会引起权力斗争,佛教能不能延续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,禅宗六祖慧能与师兄神秀的衣钵之争便是明证。最稳定的组织架构一定是去中心化的,而不是中心化的或金字塔结构的,看起来稳定,其实风险极大,过渡依赖某个节点不是什么好事儿。在《四十二章经》里,佛说:“佛子,离吾数千里,忆念吾戒,必提道果。在吾左右,虽常见吾,不顺吾戒,终不得道”。以戒为师,是佛陀入涅槃前遗训。